锻造车轮制造工艺解析

2025-10-24 00:00:00 0

锻造车轮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,在重型车辆、工程机械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。山西中重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,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锻造车轮制造工艺体系。

一、原材料准备

山西中重重工在车轮锻造前,首先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把控。主要采用优质合金结构钢,如40Cr42CrMo等材料。这些材料具有适中的碳含量和良好的淬透性,能够满足车轮的使用要求。公司对每批入库钢材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超声波检测,确保材料质量符合标准。

二、下料工艺

下料是锻造的首道工序。山西中重重工根据车轮规格计算所需坯料重量,采用带锯进行下料。下料重量公差控制在±1%以内,端面斜度不超过3度。通过精确控制下料尺寸,为后续锻造工序奠定基础。

锻件

三、加热工艺控制

坯料加热质量直接影响锻造效果。山西中重重工采用中频感应加热设备,将坯料加热至1150-1200℃的始锻温度。加热过程中严格控制加热速度,避免因加热过快导致材料过热。同时,通过红外测温仪实时监控坯料温度,确保温度控制在工艺要求范围内。

四、锻造工序

锻造是车轮锻件制造的核心工序。山西中重重工采用多工位模锻工艺,主要包括以下步骤:

镦粗:将加热后的坯料在压力机上进行镦粗,初步形成轮毂部位形状。

预锻:在预锻模具中进行成形,初步形成轮辐和轮辋部位。

终锻:在精锻模具中完成最终成形,确保各部尺寸符合图纸要求。

在整个锻造过程中,公司严格控制锻造温度,终锻温度不低于850℃,避免因温度过低导致锻造裂纹。

锻件

五、热处理工艺

热处理是保证车轮性能的关键工序。山西中重重工采用调质处理工艺,包括淬火和回火两个阶段:

淬火:将锻造成形的车轮加热至850-880℃,保温适当时间后在水基淬火液中冷却。

回火:根据车轮的硬度要求,在550-600℃温度范围内进行回火处理。

通过热处理,使车轮获得要求的力学性能,硬度一般控制在HB260-300之间。

六、机械加工

山西中重重工拥有专业的车轮加工生产线,主要加工内容包括:

车加工:使用数控立车加工轮毂孔、安装面等关键部位。

钻加工:加工螺栓孔、加油孔等。

动平衡:对成品车轮进行动平衡测试,确保车轮运转平稳。

加工过程中,公司严格控制尺寸公差,轮毂孔精度控制在H8级,安装面跳动不超过0.2mm

七、质量检测

山西中重重工建立了完整的车轮质量检测体系:

外观检查:检查表面是否存在折叠、裂纹等缺陷。

尺寸检测:使用专用检具检测各部尺寸。

硬度检测:在踏面,缘,轮辐等所有部位检测硬度值。

无损检测:对所有部位进行超声波探伤,渗透,磁粉,确保无表面缺陷。

八、工艺改进

近年来,山西中重重工持续推进工艺优化:

改进模具设计,提高材料利用率。

优化热处理工艺参数,提高产品性能稳定性。

完善检测手段,提高质量控制水平。

锻件

通过系统的工艺控制和严格的质量管理,山西中重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锻造车轮能够满足各类使用要求。公司将继续优化生产工艺,提升产品质量,为用户提供可靠的产品。同时建议用户根据具体使用条件,选择合适的车轮规格和型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