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重机车轮锻件超声波检测方法

2025-08-05 00:00:00 0

起重机车轮锻件的超声波检测(UT)需针对其高承载、循环应力的使用特点,重点检测内部夹杂、裂纹、白点等缺陷。以下是系统化的检测方法及技术要点:

1. 检测标准依据

通用标准

GB/T 6402-2008《钢锻件超声检测方法》

ASTM A388/A388M(大型锻件UT)

JB/T 5000.15-2007《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锻钢件无损检测》

行业特殊要求

FEM 1.001(欧洲起重机设计规范)

ISO 4306(起重机车轮制造要求)

锻件

2. 检测区域优先级

区域高风险缺陷类型检测重点

轮缘踏面 接触疲劳裂纹、表层缺陷 斜探头横波检测(近表面) 

轮辐过渡区 应力集中裂纹、折叠 纵波+横波复合扫查 

轮毂孔周边 周向夹杂、疏松 相控阵全聚焦(TFM)技术 

内部芯部区域 白点、偏析 低频纵波直探头穿透检测 

3. 检测方法选择

(1) 纵波直探头检测(芯部缺陷)

探头参数

频率:2~2.5MHz(碳钢)或1~1.5MHz(合金钢粗晶)

晶片尺寸:Φ20~30mm(车轮厚度通常≥100mm)

灵敏度校准

使用CS-2试块,以Φ4mm平底孔为基准(轮厚≤150mm时)

轮厚>150mm时,增加二次底波监控(衰减系数≤0.05dB/mm)

(2) 横波斜探头检测(轮缘与轮辐)

探头参数

角度:45°(K1)检测横向缺陷,60°(K2)检测径向缺陷

频率:2MHz(兼顾穿透力和信噪比)

扫查方式

轮缘踏面:沿圆周螺旋扫查(步进≤15mm)

过渡区:45°交叉扫查(覆盖R角应力集中区)

(3) 相控阵超声检测(PAUT)

优势:适用于异形轮辐和轮毂孔检测

参数设置

阵元数:64~128(轮毂区域需高密度扫查)

扇形扫描:角度范围35°~70°,步进0.5°

成像模式

S扫描:实时显示缺陷三维取向

DAC曲线:动态校正衰减影响

4. 耦合与校准

耦合剂:高粘度耦合剂(防止车轮曲面耦合不良)

曲面适配:

轮缘区域使用柔性楔块(曲率半径匹配±5%)

轮毂孔采用专用导波探头(如EMAT无需耦合)

试块选择:

自制仿形试块(含Φ2/Φ4/Φ6mm平底孔)

对比试块材质需与车轮一致(如42CrMo)

5. 缺陷评定与验收

缺陷定量

当量法:对比试块平底孔回波幅度(≤Φ4mm可接受)

测长法:20dB降落法(裂纹类缺陷)

验收标准(以JB/T 5000.15为例)

缺陷类型允许极限

单个缺陷 ≤轮厚5%且≤Φ6mm 

密集缺陷 间距<30mm且总面积>2cm²拒收 

线性缺陷 任何长度均拒收 

6. 特殊问题处理

粗晶组织(如35CrMoV)

改用低频双晶探头(0.5~1MHz)

增加时基增益补偿(TCG)

表面淬火层检测

采用表面波探头(频率5MHz)检测淬火层深度(0.5~3mm)

硬化层与基体结合区需100%覆盖扫查

7. 报告与记录

必备内容

车轮分区检测示意图(标注轮缘、轮辐、轮毂检测范围)

缺陷参数(最大当量尺寸、埋深、与应力区距离)

仪器型号(如奥林巴斯OmniScan MX2)

数据存档

相控阵全矩阵捕获(FMC)原始数据

关键区域的B/C扫描图像(含坐标标记)

8. 案例参考

某港口起重机车轮(材质34CrNiMo6,直径Φ1200mm)检测

方法:纵波(2MHz)+ PAUT(128阵元)

发现缺陷:轮辐过渡区Φ5.1mm夹杂群(距表面80mm)

判定:按FEM标准允许修复(钻孔去除后复检合格)

9. 补充技术(可选)

TOFD技术:用于精确测量裂纹高度(如轮缘疲劳裂纹)

激光超声:适用于高温在线检测(如热处理后车轮锻件

起重机车轮|锻造车轮|轨道轮|行车轮|车轮锻件

通过定制化UT方案,可有效保障起重机车轮在重载、冲击工况下的安全性。对于特大型车轮(直径>2m),建议采用自动化扫查系统(如机械臂搭载PAUT)提高检测效率。